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
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
13343117302
13343111462
综合要闻 您的位置: 首页>> 综合要闻
5天深度研修:思政教师如何从西柏坡红色记忆中汲取育人力量
2025-07-21 返回列表
5天深度研修:思政教师如何从西柏坡红色记忆中汲取育人力量

  当"红色教育"成为思政课堂高频词,如何让革命故事真正走进学生内心?一场持续5天的西柏坡专题研修给出了答案——来自全国12省市的60名思政教师,在土坯房与智能教室的时空对话中,找到了红色基因传承的突破口。

  从"照本宣科"到"场景重构":红色记忆的破圈密码

 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土墙前,某重点中学教师王老师发现,学生手机镜头始终对准展柜里的旧算盘。"这个细节让我意识到,红色教育不能止步于历史陈述。"次日课堂,他将算盘作为教具,引导学生计算"三大战役歼敌数量",用数学思维解构战略智慧。这种创新方式使课堂参与度提升47%。

  研修班设计的"时空信箱"活动更具巧思。教师们需要以1949年党员身份给当代学生写信,再将信件封存进特制邮筒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,让某高校教师李某的教案新增了"给未来的一封信"环节,学生反馈显示,92%的参与者认为"历史人物变得真实可感"。

思政教师培训

  红色基因的现代转译:从遗址到教学资源的裂变

  在西柏坡纪念馆的文物修复室,教师们见证了布鞋补丁的显微观察。这种微观视角的切入,催生了"革命文物显微镜"教学项目。某实验小学将补丁纤维分析融入科学课,通过对比不同年代布料成分,揭示"艰苦奋斗"的物质基础。该项目获评省级基础教育创新案例。

  更令人意外的是,研修期间的"深夜茶话会"成为创意孵化器。当讨论到"如何让00后理解'两个务必'"时,来自南方的陈老师提出"用游戏思维重构历史场景"。这个构想最终发展为"西柏坡1949"角色扮演卡牌,通过资源管理机制模拟战略决策,在试点学校取得良好反响。

  教育者的自我革新:在红色土壤中重塑教学人格

  研修最后一天的"泥土课堂"令人震撼。教师们赤脚走进稻田,体验"自己动手丰衣足食"的真实劳动。某职校教师张某在日记中写道:"当脚底传来泥土的温热,突然理解了'进京赶考'的敬畏之心。"这种身体记忆的转化,直接反映在她的教学评估中——学生评价"老师更有共情力"的比例从61%跃升至89%。

 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教学理念的革新。结业仪式上,来自北方的赵老师展示了她设计的"红色基因图谱",将西柏坡精神拆解为23个可观测的行为指标。"现在我能清晰回答,为什么要把某个历史事件放进教材。"这种专业自信的提升,正是研修班设计的深层目标。

  红色教育创新路径的三大启示

  这场研修揭示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,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。当教师们带着西柏坡的泥土回到课堂,他们带回的不仅是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教学信仰的觉醒——真正的红色教育,始于对历史的敬畏,成于对现实的关照,终于对未来的担当。

  正如某参与教师在总结中所写:"我们不是历史的搬运工,而是红色基因的转译者。"这种认知的转变,或许正是破解当前思政教育困境的关键密码。

上一篇:西柏坡之行:党员干部的红色寻根之旅
下一篇:没有了

西柏坡培训基地 | 地址:西柏坡纪念馆宾馆办公室

西柏坡干部学院 | 西柏坡红色教育 | 西柏坡红色培训基地 | 红色培训机构 | 西柏坡研学

Copyright © 2024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版权所有     

老师电话
老师在线

刘老师

13343111462

董老师

13343117302


老师微信
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

回到顶部